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VOCs监测治理攻坚行动开始 近百亿市场前景可期

来源:中科三清

打赢“蓝天保卫战”,事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现阶段,我国面临着细颗粒物(PM2.5)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和臭氧污染日益凸显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在夏季,臭氧已成为导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子。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臭氧的重要前体物,主要存在于企业原辅材料或产品,大部分易燃易爆,部分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加强VOCs治理是现阶段控制臭氧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帮助企业实现节约资源、提高效益、减少安全隐患的有力手段。为确保完成“十三五”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有效降低臭氧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征求意见稿)》,开展夏季VOCs治理攻坚行动。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的重要前体物和参与物,相对于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我国VOCs管理基础薄弱,已成为我国大气环境管理的短板。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行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VOCs重点排放源。


围绕“蓝天保卫战”,大气污染防治是必须攻坚的三大环保战役之一。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视,细分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监测和治理也被屡屡提上日程。


自“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把VOCs纳入约束性指标以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一系列VOCs监测标准和治理方案,全面加强VOCs综合治理。根据生态环境部《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到2020年重点区域、重点行业VOCs治理将取得明显成效,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VOCs排放量下降10%的目标任务。


目前,VOCs治理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重点之一。为规范VOCs监测技术和方法,2017年我国首个《大气VOCs在线监测系统评估工作指南》发布,提出了规范在线监测系统评估框架和基础办法,促使城市大气VOCs监测技术体系进入精细化管控。


随着我国对VOCs治理相关投入的加大,相关治理技术和工艺水平也快速提高,包括生物治理技术、等离子裂解技术、光催化技术、膜分离技术等新型治理技术以及各种组合处理工艺在国内治理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有效克服了VOCs成分复杂、传统方法治理难度较大等问题。同时,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商业应用的推广有效降低了治理成本,推动了各类新技术在具体治理项目里的应用。


相比传统大气污染治理集中在火电、石化等大化工、大能源领域,VOCs 种类繁多、排放行业多、排放源分散以及治理技术相对复杂的特点,恰恰是其未来巨大市场空间的保证。VOCs治理领域的广泛性和分散性决定了行业将在较长时间内属于“蓝海”。“VOCs监测目前仍是一个新兴领域,据我们预测,该领域在未来或将迎来百亿级的市场空间。”相关人士表示。


得益于此,业内企业纷纷加大了监测仪器设备的研发投入。监测与治理市场也涌现出一批技术领先、市场经验丰富并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例如聚光科技、先河环保、雪迪龙、天瑞仪器等。


政策导向的明朗使得VOCs监测成为环境监测行业新的增长点。但VOCs污染防治,只有通过标准严格、监管到位以及经济激励多种手段结合,才能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带动其积极性,真正推动VOCs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