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疫情期间,社会活动水平很低,为什么还有重污染?

来源:新华社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自发:大气污染程度和排放有关,也和大气环境容量有关。气象条件好的时候环境容量大,气象条件差的时候环境容量小。


       就平均水平而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秋冬季大气污染排放量大大超出环境容量,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甚至能超出环境容量4倍,这种情况持续时间长,就会导致出现重度或严重污染。


679d7fb0f200d32851d0bdaac654b6f2.jpg


       今年春节以来,受假期和疫情影响,社会活动水平有所下降,“2+26”城市PM2.5、SO2、NOx、VOCs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秋冬季平均水平下降约20%至30%。但同时,区域内频繁出现长时间静稳、强逆温、高湿的不利气象条件,平均风速整体低于2米/秒,相对湿度高于60%,逆温高达10摄氏度。


       逆温是影响污染物扩散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垂直角度看,在正常情况下,海拔高度越高,温度越低,空气自暖向冷即自下往上流动,有助于污染物垂直扩散。但在发生逆温时,情况刚好相反,高空温度比地面高,空气垂直上升受阻,就像锅盖一样盖在区域上空,污染物难以扩散。10摄氏度逆温属于强逆温。


       同时,边界层高度降低到300米至500米(是正常情况下的1/2至1/3),京津冀中部、河南中部、山东西部等地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这些导致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比平时减少约50%,太行山前的城市环境容量变得更低。


      近期不利气象条件导致环境容量大幅度减小,虽然社会活动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但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2倍以上,这是近期雾霾频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