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CCTV专题报道 | 王自发研究员专业解读疫情期间重污染天气

来源:中科三清

       最近几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了重污染天气过程,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今年的春节假期又逢新冠肺炎疫情,社会活动水平很低,很多工地和企业都停工停产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污染排放减少了,为什么还会出现重污染天气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自发研究员通过CCTV进行了专业解读。


王自发研究员解读近期京津冀重污染天气


       特殊的天气是造成此次重污染的原因之一。北京地区中层温度上升,逆温极强,边界层高度极低,高度400米以下,是常年2月份的1/3,大气环境容量骤减,环境容量仅有正常水平的1/3左右,扩散条件极端不利。专家表示,在不同的气象条件,环境容量甚至可以相差5-7倍,另外大气容量变小,而重污染物并没有减少太多,此次停工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的加工业为主,真正的污染还是一些大的重化工、重钢铁。春节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区域高污染行业包括钢铁、炼焦、玻璃、耐火材料、炼油和制药等,由于生产工序不能中断,几乎均为24小时倒班生产。2020年1月份,粗钢产量为近年来同比最高,就是典型一例。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员王自发研究员在接受CCTV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减排程度和我们的环境容量相比,还没有达到大气的变化能够影响到重污染不爆发的这个程度,要想重污染不爆发的话,和2017年相比,至少排放量要再下降70%左右。所以像我们现在的车停了或其他的东西(减排),它这个量还没有足够到撼动不发生重污染天气的这种程度。”


       像这次不利天气的情况,如果交通都恢复的话,有可能个别地方会比现在再高一个量级。此外,从近十年的气象观测分析,京津冀及周边有时会发出各个城市的污染物向局部城市聚集的现象,气象上叫“气象幅合”。关于气象幅合,王自发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像这次北京、保定,还有廊坊和天津这几个城市都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