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美好生态,天眼守护!中科三清推出生态保护区域人类活动监管平台

来源:


建立各类保护区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部分。为了保护濒危的动植物、珍贵的地质剖面、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近年来,我国在各省市建立了超过2750个自然生态保护区,总面积近150万平方公里。但保护区往往位于偏远的深山密林等人力不能及的地方,如何让保护区得到切实“保护”,就成为了有关部门不断思考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到2021年期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发布的《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管试点工作方案》、《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等文件中多次提及,要联合建立天地一体的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典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重点区域,突出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指标。在此基础上,中科三清紧密围绕生态保护监管需求,研发了生态保护区域人类活动监管平台。


生态保护区域人类活动监管平台,是中科三清借助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造的信息化监管平台。在应用过程中,该平台能实现对生态保护红线区、自然保护地和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的定期监测、台账化管理、多维分析及协同调度,支撑建立“发现-核查-查处-评估”的全过程智慧监管链,助力相关管理部门的监查更精准、管理更科保护更高效。


图片

(图为生态保护区域人类活动监管平台)


从目前保护区监管面临的目标发现难、监管难度大、处理耗时长、机制尚缺乏等问题入手,中科三清生态保护区域人类活动监管平台以分辨率优于2m的精准化遥感识别、“平台+服务”的灵活化交付形式、测管协同的闭环化监管流程和健全的长效化监管机制,打造出“四个一”核心优势:

1.
人类活动“一张图”

基于高分卫星遥感和GIS技术,平台实现了对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和水源地风险源问题的定期监测评估,实现“一图全览”,让问题从被动发现转为主动预防,大大提升监管效率。

2.
监管工作“一本账”

平台对疑似问题、实地核查、整改问题等建立管理台账,形成清单化管理模式,持续推动问题整改落实。

3.
协同联动“一盘棋”

平台设置的“发现-核查-查处-评估”的业务流程,可实现线上问题发现和线下监管处置联动,助力相关管理部门高效统筹调度,最大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4.
精准判识“一双眼”

平台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提取图斑方法,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结合深度学习和人工判读,实现人机协同智能解译,有效减少误判和漏判,提高监测目标的提取精度。


图片


保护自然生态,就是守护人类自己的家园。当前,完善保护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科技手段的新优势守护保护区,已经成为各类保护区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中科三清致力于不断创新业务和产品,以数字科技服务新时代自然生态保护区管理工作、填补过去保护工作的空缺,推动保护区监管再上新台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