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氧专项治理已经见效 未见大范围区域性污染
近年来,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而臭氧(O3)浓度却不降反升。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O3平均浓度为1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5%。O3已逐渐成为仅次于PM2.5,影响优良天数比率的重要因素。
关于印发《生态环境部约谈办法》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和规范生态环境问题约谈工作,推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夯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我部对《环境保护部约谈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生态环境部约谈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臭氧五年来首降,河北下一步:严查VOCs违法排放及第三方监测数据造假
《方案》要求,加快建立完善环境空气VOCs监测网,加强对企业自行监测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企业自行监测数据质量,公开一批监测数据质量差甚至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机构和人员名单。
臭氧攻坚战:肆虐全球七十载,蓝天下的老恶魔
为治理臭氧污染,减少VOCs排放,全国多地实施“夜间加油”。2020年7月26日晚,南通市区一加油站工作人员在写有“夜间加油实惠多、践行环保......”字样的宣传板旁为车辆加油。
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近日将全面启动
生态环境部今日向媒体公布了2020年7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以下简称“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降尘监测结果。
化工园区VOCs防治现状与对策研究
大部分VOCs具有较强毒性,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及PM2.5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其对区域性大气臭氧、PM2.5污染、人体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化工园区应该如何防范VOCs?
我国臭氧污染形势分析及防控对策建议
近几年,我国臭氧(O3)污染呈加重趋势,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比呈上升趋势,O3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污染物超标天数中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比已经超过以细颗粒物(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影响O3污染的因素十分复杂,O3生成与其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及其比例密切相关,呈非线性化学响应关系,且对气象因素异常敏感。因此,控制O3污染应更加强调精准性与科学性,建议“十四五”期间以VOCs、NOx减排为抓手,强化O3与PM2.5的协同控制,以大工程带动大减排,完善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经济政策,显著提升监测监管能力,推动O3污染问题逐步改善。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国已经确定时间表: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全国上下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一定能创造更多生态治理的绿色奇迹,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