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数字赋能,协同增效!中科三清工业双碳云平台推动园区减污降碳

来源:



“碳中和、碳达峰”是国之重策、也是我国对全人类的庄严承诺。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的中心,2020年其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量的约31%,所以将工业园区定为精准减排的落脚点、攻坚区,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当前,以数字赋能节能降碳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今年全国信标委发布的《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中提出“零碳园区”概念,鼓励要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园区场景从“低碳”到“零碳”的重要升级。中科三清顺应园区发展所需,推出工业双碳云平台,并致力于将该平台打造成为零碳园区的重要引擎和园区减排降污工作的重要抓手,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及“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技术力量。












图片

“1+1+3+N”

工业双碳云平台

图片

以“锚定关键环节,紧扣园区场景”为研发理念,中科三清工业双碳云平台构建了“1+1+3+N”的模式,建立起以数据为核心,以卫星遥感、GIS、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的“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智慧双碳管理平台。



充分考虑园区双碳管理的各类场景需求,该平台中科三清各项技术、服务优势贯穿零碳园区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同时兼顾园区与政府间部门的多跨协同应用需求。





全域感知 一网统管


依托于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监控等设备,中科三清为园区带来“天空地”一体化、全覆盖的监测网络,并通过电力仿真绿色节能数据中心、IOC指挥中心和工业互联网的搭建配套,筑牢双碳管理底座。





挂图作战 全局掌握


中科三清工业双碳云平台业务一张图模块,汇集了区域碳达峰工作中重要指标任务和现阶段情况,实现一图纵览模块设计紧扣园区双碳目标值达标、减排进展、能源安全态势和双碳大事记等重点内容,通过对重要指标的现状分析,助力管理者掌握区域达峰进程,有效辅助达峰决策同时,模块基于自主设计的企业碳效评价机制,对园区企业碳排放强度水平实现可视化评价。


图片





三大应用 垂直响应



01
碳监测→精确监测,多维感知
受数据来源、测量方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过去的园区监测场景中,极易出现碳排放监测计量数据不准、碳排放源难于监测和控制等问题。工业双碳云平台紧抓园区双碳工作痛点与需求,通过搭建碳监测专题模块,汇聚了园区内部所有碳监测相关数据,以末端监测网络为基础,构建起由点到面、天空地深的一体化立体监测体系,对碳排放和能源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满足园区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尺度的管理需求,真正做到立体、实时、多维、精准监测。


图片

02
碳账户→精细监管,决策支撑

中科三清关注园区减排环节,致力于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科三清工业双碳云平台以“碳账户”为抓手,通过聚焦园区节能减排项目情况,说清园区当下双碳工作现状;基于自研双碳情景模拟分析模型,平台还可实现对不同减排场景下的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预测评估,以直观的视觉效果为园区管理者制定减排政策提供决策支撑。


图片

03
碳画像→精准监察,能耗对标
为了助力管理者在园区降碳减排行动中能更好地起到引导作用,中科三清在工业双碳云平台内打造了碳画像模块。作为系统的综合评价中心,该模块集成了碳监测、碳账户应用数据,建立起独家能效评价机制,可清晰描绘区域和企业碳效状况,辅助园区管理者掌握区域及企业碳排放强度水平。

同时,基于园区当前监测数据与未来目标,碳画像可对企业在行业中的能耗水平高低进行能耗对标,将不同能耗水平的企业赋予不同等级的碳效码,为园区打造绿色工厂提供抓手,辅助园区管理者开展节能监察工作,实现精准分级管控。

图片





开放系统 多元需求


中科三清工业双碳云平台始终秉持开放并包的建设理念,系统支持集成“碳核查”“碳金融”“碳足迹”“碳中和”等系列创新模块,可兼容产业大脑、循环经济、绿色工厂等相关应用,灵活实现业务和政策协同发展











结语










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愿景,中科三清智慧双碳云平台始终致力于成为园区减排行动的洞察鹰眼、双碳管理的贴心助手和降碳增效的专属顾问。


图片


立足零碳园区目标,当前,中科三清智慧园区系列解决方案已覆盖产业大脑、循环经济、智慧环保、智慧安全、智慧应急、智慧能源、封闭管理等多个领域,以服务政府、企业、公众为使命,持续构筑“碳核查”“碳金融”“碳足迹”“碳中和”生态闭环,欢迎您的持续关注。


零碳园区的美丽图景已经描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中科三清将持续深耕零碳智慧园区场景,以智慧科技助推园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赋能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阅读:

工业互联网碳达峰碳中和园区指南2021(P020220105397507391821.pdf (caict.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