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行业交流,互学互进!“预报员在空气质量预报中的角色和作用”讲座顺利举办

来源:

5月10日,由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发起的大气协同监测技术与应用专题系列讲座第三期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期讲座邀请到了中科三清气海客户群总工程师魏建苏研究员,讲授主题为“预报员在空气质量预报中的角色和作用”。来自山东省各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的220位同仁在线上参与了本次讲座。


魏建苏研究员现任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气海客户群总工程师,在国家级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领域拥有多年丰富经验,是原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中国气象学会热带与海洋气象学委员会委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江苏省气象学会海洋气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时,魏建苏研究员还是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持和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并先后多次获得省部级、厅局级科技奖项,在SCI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da3334b6db0ef45e1ed5dcfb7b661fb8.jpg


本期讲座,魏建苏研究员从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预报员在空气质量预报中的作用评估分析、保障重大活动空气质量达标三个维度阐述了现阶段空气质量预报员的不可替代性,讲座由浅入深地从气象要素、天气形势对大气污染形成的机理和影响,讲解了气象与空气质量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为地市级空气质量预报员提供了做好空气质量预报的有力抓手。通过上述三个维度,魏建苏研究员指出,当今空气质量预报员既是空气质量预报确定者、预警发布和管控措施建议者、“人工智能”赋能者;也是空气质量污染预警的吹哨人、空气质量污染变化的“追风人”、空气质量污染案例的管理人。


图片

(图为线上讲座截图)


在本期讲座后,活动组织者表示,魏建苏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深刻而又简单明了地剖析每一个可能影响环境空气的气象要素,分析气象要素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机理,令基层环境空气预报人员受益匪浅。同时,讲座从实际案例出发,阐述了环境空气预报员人工订正预报对预报准确率提高的重要性,也明确指出了空气质量预报由统计模型-数值模型-多模式预报和人工订正集合预报-人工智能的发展路线,为今后预报工作的发展指明方向。

图片

接下来,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发起的大气协同监测技术与应用专题系列讲座还将继续推出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各位关注!对此,中科三清也将持续关注和支持,推动大气领域的知识、技术、经验交流,为环保领域同仁的互学、互进、互通发挥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