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顺利验收, “碳”索先行!中科三清福州碳监测评估项目顺利完成阶段性验收

来源:

近日,由中科三清参与建设的福州碳监测评估项目顺利通过阶段性验收。该项目中,中科三清依托自身在双碳领域的前沿探索,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碳技术,积极联动国内大气领域权威专家,围绕站点选址及设备安装调试、软件平台开发及运维、清单编制开展工作。


图片

图源 福州日报


近年来,福建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把降碳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依据生态环境部《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及相关技术指南、福建省政府办公厅《福建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专项规划》等政策文件的具体要求,目前,中科三清已在福州市完成站点选址及设备安装调试、软件平台开发、清单编制的相关工作。























站点选址及设备安装调试

选择有代表性且合适的碳监测点位,是后续政府管理部门开展双碳工作的重要基础。针对选址方案,福州环境监测中心站与中科三清成立了联合项目团队,开展了大量实地考察、各类相关数据深入挖掘、模式模拟等工作,并邀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相关专家参与选址指导。站点选址历经站点初筛、现场勘查后,在可用的点位基础上开展了站点代表性分析和OSSE敏感性分析,顺利确认目标点位。项目团队利用半年时间编制了碳监测点位选址意见报告书,得到专家组“选址方案技术路线合理,实施计划可行”的高度评价,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图片


根据项目要求及选址方案,高精度设备实施最终点位选定为福山公园及仓山胪雷村浦道2个站点,水气通量生态观测系统设置于青云山与闽江湿地公园2个点位,中精度CO2监测系统共设置于台江新港、鼓岭、融侨小院、闽侯科技文化中心、神康医院、青口人民医院、仓山实验小学(流花溪校区)、郑和花园等8个点位。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碳污协同监测,中科三清项目团队还在福建省福州环境监测中心站下设南台岛超级站(即仓山实验小学(流花溪校区)站)周边1-3km范围内,布设了8套环境空气网格化监测设备。目前,以上碳监测设备和站点均已安装调试和建设完毕,通过专家验收。























软件平台开发

根据项目需求,中科三清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排放反演模型,依托空天地一体化的多源观测数据、福州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数据,采用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物联网/WEB/GIS/数据库/微服务等信息化建设技术,搭建了具备数据采集与质控、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温室气体排放反演以及减污降碳协同评估功能的软件平台。


图片


平台旨在构建“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的精准评估体系,中科三清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专家团队,依托于NAQPMS数值模式,集合卡尔曼滤波排放反演算法,开发了温室气体排放反演系统,并实现业务化运行,可持续获取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集,为福州市碳达峰、碳中和事业提供精准评估和管理支撑。当前,平台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平台运维工作正在进行中。























清单编制

为了协助管理部门分解落实全市碳减排目标,并制定相应计划和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中科三清在福州市全域开展多领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报告了福州市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最终,中科三清输出6份《福州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报告》,包括1份总报告和5份五大排放源分报告;一套福州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计算数据汇总表,包括1份最终汇总表和5份各源类计算结果,成果均在专家论证会上通过验收。

图片



图片

福州碳监测评估项目的顺利验收,标志着福州市在全面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与此同时,这也是中科三清在“双碳”领域发展的里程碑,为后续更多“双碳”业务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中科三清将继续发挥技术、服务、经验优势,紧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的“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发展战略,以科技赋能实现区域碳排放下降,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力“双碳”目标加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