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代启:“十四五”VOCs排放与治理探讨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已经从以PM2.5控制为主转变到协同管控PM2.5与O3的新阶段,对重要前体物之一的VOCs进行有效管控是实现PM2.5和O3协同治理的关键。基于对我国VOCs防治管理体系和重点排放源治理现状的梳理分析,华南理工大学的叶代启教授及团队研究了“十四五”VOCs总量控制方案,并提出了四条加强VOCs综合治理的建议。
下雨能去除VOCs吗?
臭氧层处于大气的平流层,其位于海拔10-50km。平流层以下为对流层。地面排放的污染物要穿过对流层达到平流层需要较长的时间。VOCs家族中绝大多数都是在对流层比较容易被氧化转化并经过干、湿沉降等过程去除,因此不容易进入到平流层。
身边常见的VOCs
下水道和污水井通常会散发恶臭,其气体中除主要温室气体甲烷外,还含有苯系物、2-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甲硫醚等,可刺激人的呼吸道,影响肝、肾和心血管的生理功能。
植物排放的VOCs 对大气环境有什么影响?
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植物排放的VOCs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危害。但是植物排放的VOCs非常活泼,可以与氮氧化物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和有机气溶胶。
说说“臭氧”与“加油”的那些事儿!
从太空俯瞰,蔚蓝色的星球被大气层环抱,而臭氧层遮挡了紫外线,让大地生机盎然。然而在地面上,臭氧是夏季首要大气污染物,已成为影响达标天数的制约因素,而油气排放则是形成臭氧的重要来源,因此控制加油站油气日间排放尤为关键。
蓝天下的污染:臭氧来袭
在距离地球表面20~50千米高度的平流层,包围着平均厚约3厘米的薄薄一层臭氧,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但在近地面,臭氧却是一种污染物,尽管它的伤害不足与PM2.5相提并论,但每年在全世界造成100多万人死亡,以及数百亿美元的农作物损失。
我家在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区,该怎么办?
进入汛期以来, 南方多地强降水接连不断, 暴雨、山洪地质灾害预警频频发出…… 面对频频发生的暴雨, 如何躲避可能引发的, 山洪、地质等次生灾害, 确保自己的安全, 本期回应关切, 为大家“排忧解难”。
民法典来了,生态环境保护条款知多少?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期会议5月28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出台的民法典就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作出了若干新规定,为美丽中国建设保驾护航。